益城町長訪大甲 追思大甲聖人志賀哲太郎

記者魏永忠/臺中報導 熊本縣益城町長西村博則與役所人員、志賀哲太郎顯彰會會長酒井博範於1月9日來訪大甲進行友好締盟儀式。儀式結束後,大甲區公所為日方貴賓安排大甲文化行,先至大甲國小,再至志賀哲太郎墓碑、鎮瀾宮、文昌祠等地點進行祭祀儀式與導覽,深入了解熊本縣出身的志賀哲太郎老師,在異鄉無私奉獻的事蹟。 志賀哲太郎出生於熊本縣上益城郡津森村(現為益城町之一部份),最初來台時得瘧疾,送至當時被做為臺中衛戍病院大甲分院的鎮瀾宮治療。隨後於明治32年(1899)於大甲公學校(今大甲國小)擔任教師,所賺薪水除維持基本開銷外,全部濟助大甲貧困學生,故被後人稱為「大甲聖人」。起初,大甲公學校(現大甲國小)於明治31年(1898)創立於文昌祠,隨後教學空間遷至鎮瀾宮前,直到明治42年(1909)新校舍竣工。公所帶領日方實際探訪與志賀有深厚淵源地點,追思前人的貢獻、不讓歷史被遺忘。 公所首先安排日方前往大甲國小參觀,接著至鐵砧山南麓的志賀墓園進行祭祀儀式,為敬愛的老師獻花、敬酒,隨後鎮瀾宮參觀純金媽袓、最後至大甲文昌祠參訪,文昌祠西廂房曾為志賀故居,公所已將其改建為紀念室,展示生平動畫及各項事蹟,並備有中日雙語摺頁,期望讓多人了解熱血教師的付出與生平。